今日精選:如何看待洋河從190跌到138——從一則“憤怒”的留言說起
2023-05-29 13:33:3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上周六某平臺上我收到一則留言,質問洋河為什么一直跌,言辭中充滿憤怒、質疑和不屑,她在我的文章之下的留言區連續發了很多條留言,并在文章最后其他朋友的留言之下大量粘貼此留言。
不勝其擾,將其拉黑才消停。(我在網絡上的交流原則一貫是:多表達,少爭論,勤拉黑。)
我跟幾位好友分享了此事,一溝通才知道,不少朋友都是有這方面的不滿。
(資料圖片)
我不由得感慨——投資第一難永遠是如何面對股價波動。
本來周末想寫些企業分析的,看到這則留言之后,我想其他文章晚些再寫,今天就說說,如何看待洋河股價從190元跌到138元。
首先讓我們回頭看看,前面三年投資洋河的收益到底如何。
上個月我計算過投資洋河的收益,得出過去三年投資洋河的總收益率有百分之八十多。
當時有人質疑三年前洋河股價剛好處于低點,這樣計算占了便宜。
現在洋河跌了三個月,位于理想買點以下,也算處于低點,同時,三年前的同一天的股價又漲起來不少,一跌一漲,我們再來看看投資洋河三年的收益如何。
2020年5月26日,洋河收盤價104.43元(不復權)。
2023年5月26日,洋河收盤價138.66元。
這期間有三次分紅,每股分紅3元,見下圖。
則過去三年投資洋河的回報率=(138.66+3+3+3)/104.43-1=41.4%,復合年收益率為12.24%。
再對比下同時期的滬深300,選取考慮了分紅的滬深300全收益指數(H00300.CSI)
2020年5月26日為4952.88點,2023年5月26日5233.54點,三年總收益為5.67%,復合年收益率為1.85%。
過去三年投資洋河,總回報比大盤高出35.73%,年化回報率高出10.39%。
雖然遠不如上個月計算的80%多的收益,但即使被除數被拉低,除數被拉高,投資洋河的收益回報依然高達41.4%,復合年收益率依然有12.24%。
無論總收益還是相對收益,都是非常高的數字。
假設你在三年前的5月26日買足100萬元的洋河股票,這三年的總回報是41.4萬元。
同樣100萬元,如果你買的是3.5%的三年定期,三年總回報僅有10.5萬元。
別對12.24%的復合年收益率不滿足。
假設未來投資股票的收益率都是在12.24%,存款利息3.5%,都按復利計算:
拉長到10年,100萬股票變為317萬,100萬存款變為141萬。
拉長到20年,100萬股票變為1007萬,100萬存款變為199萬。
拉長到30年,100萬股票變為3195萬,100萬存款變為281萬。
不同選擇帶來不同命運,理解投資并能獲得12.24%以上回報的人,和只懂得買存款獲得3.5%利息的人,在每天看來是沒什么區別的;在每個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的;但在5年之后來看,可能已經是財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20甚至3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的仰望了。
那位留言的讀者給我的感覺是投資水平比較低,還停留把“市值”等同于“銀行存款余額”、把“浮贏”等同于“已經實現的盈利“的程度,遠沒入門。
拋開這位不談,有些朋友的怨言我是知道的,他們認為對洋河的投資就是錯的。
但是:
a.人類的災難莫過于戰爭和瘟疫,疫情防控持續了三年,這在2020年初是誰能預料到的?在我看來這10%【1-93.78/(115×0.9)】的偏差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b.對于能力圈以外的企業,千倍萬倍不關我事。過去三年洋河的收益已經讓人滿意了,過去三年的確有比洋河漲的好的白酒企業,但那不在我的能力圈,那不是我該掙的錢。妄想把自己不懂的企業的錢也掙了,這種人遲早不是累死就是虧死。在能力圈范圍內行事,在合理和偏低的價格買入,是我們不承擔高風險又能獲取高收益的最佳方式,對于能力圈以內的企業,沒賺到才是虧。
退一步講,就算看錯了又如何呢?
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13年間創造了年化29%的投資奇跡。退休之后,他著有《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戰勝華爾街》等著作,在書中他總結了自己的投資經驗,其中提到,他擔任麥哲倫基金掌舵人以來的投資勝率大約是60%,即有40%的投資決策都是錯的。
但 “只要有60%的股票與預期的一樣,就足以在華爾街創造一個驕傲的投資業績記錄了。”
彼得·林奇在基金年報里今年寫道:“麥哲倫基金的投資重心,已經從股價已經被高估的周期型公司股票,轉向那些銷售和盈利有望實現較大增長的非周期型公司。”而到了下一年的年報,林奇已經把上次提到的股票賣了,不得不換一種說法:“麥哲倫減持了那些業績會受到經濟放緩影響的公司股票,因此,基金仍將繼續大幅增持價值被低估的周期型公司。”
彼得·林奇后來反思,“那些看錯的企業包括:阿爾伯遜公司(Albertson),一只超級成長股,后來上漲了300多倍;玩具反斗城公司,也是一只超級成長;華納通信公司,我悔不該聽一個技術分析人士的胡說八道而過早拋掉這只大牛股;還有聯邦快遞公司,我在5美元時買進,而過了不久它漲到10美元時就趕緊拋出了,但是兩年后眼睜睜地看它上漲到70美元。”
“買進差公司股票的事,對我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司空見慣。”
即便是彼得·林奇都避免不了看錯一些投資標的,何況我們呢?但這不影響彼得·林奇在13年間年化29%的收益率。
無論投資上洞察力多么強大,只要是人,就會有犯錯的時候。
怎么化解看錯的風險?
適度分散,按確定性分配倉位,如果你承受波動能力差,安全邊際留的足一些,如理想買點再開始買。
適度分散的投資組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看錯”的風險,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經營遭遇小概率壞事的風險。
單押一只股票,如果看錯或者公司基本面發生了無法預期的變化,風險巨大。如果擁有5~10只,配合合理的倉位,受傷害的概率就會大幅度減小。
投資中,即使每件事都是對的,意外總會時不時的冒出來。適當的分散和合理的倉位,是投資中的保險。三五個行業、七八家公司、40%個股倉位上限、60%的行業倉位上限,這些措施讓我們能比較坦然地面對看錯和可能的意外。
投資是在紛繁復雜的因素中找到少數重要且自己能把握的因素,利用大數原則,不斷積累復利,不是說必須100%正確才能獲得好的收益,只要你有正確的投資方法并一以貫之,即使是看錯了4成企業也不影響你成為勝者。
這位讀者的留言讓我愈發確認一個結論:價投永遠不會成為主流。
這跟智商高低沒有關系。我一位生活中的朋友,同小區的鄰居,他清華計算機畢業的,智商上絕對沒問題,收入優渥。半年前跟我問了一些投資上的問題,我講了很多,推薦了很多書給他,也將自己的文章發給他,但如今他依然沉迷于炒股邏輯,無藥可救。(注:曉明,說的就是你)
大部分人把股價的下跌當作風險。其實,股價波動,哪怕劇烈波動,并不是風險,本金永久性損失才是真正的風險。本金永久性損失,是指由于做了錯誤的投資決策,投入的本金永遠不可能回來了,而不是暫時的浮虧。
股市中絕大多數人,包括機構,都是盯著股價的短期波動。這也是為什么絕大多數人都是韭菜,機構也不過是大號韭菜而已。股價的日常波動大多是由短期消息、投資者情緒等因素決定的,沒人能夠把握。
長期來看,決定投資者回報的只是公司的內在價值和盈利能力。
優秀的低估值的股票如果因為某種短期負面消息大幅下跌,就是買入的好機會。無論股價如何波動,持有足夠長的時間,價值規律就會起作用,不能面對波動的人遇到再好的股票也拿不住。拋棄對內在價值的認同,面對劇烈下跌時忍痛割肉出局,這就是本金永久性損失的風險,這才是真正的風險。
絕大部分人不愿意慢慢變富,最吸引和挑逗人類內心貪婪和恐懼情緒的永遠是股價幻象。
對韭菜而言,牛市或熊市只是一把鋸的左右拉動。高點梭哈,低點割肉,震蕩中彷徨,輪動中換倉,從來沒離場,反復被收割,如此戲碼會不斷在牛熊周期里循環出現。
只要股市會繼續如此不長記性,由于人性的恐懼和貪婪導致股價波動,任何一個擁有穩健投資體系的投資者,都有機會獲得相當好的收益。這也就是為什么格雷厄姆會認為:穩健投資的基本原理是不會隨著年代的更替而改變的。
股價的波動是常態,短時間跌宕起伏,拉長時間看穩步向上。如果你真正理解投資,你會明白股價的波動不是敵人,是能給你帶來巨大收益的朋友,短期內帶來的回報甚至不亞于公司利潤本身的增長。
巴菲特在1994年股東的信中詳細描述了一個叫作“透視盈余”的概念,大意是說本著“股票是一部分公司所有權”的核心理念,如果持有某家公司,就可以按照持有的比例分享“應占”的利潤,而不論該利潤是不是真的已經分配給你。
面對股價波動總是艱難的朋友,不妨做個這樣的表格,可以看看“自己的資產”今年賺了多少錢,而不必擔憂于股價的波動。
還有一點要做個回應:投資當然要看長期,因為投資風險與持有時間長度相關。
巴菲特說:“風險不可避免地和你準備持有資產的時間長短纏繞在一起。如果你盤算在上午11 : 30買進某公司,然后在閉市之前賣出,照我們看來,這個交易的風險非常大,因為你可能有50%的幾率賠錢。不過呢,,如果持有這只股票更長的時間…例如,若你持有的時間和我們一樣長,用幾年前我們買進可口可樂的價格買進股票的風險接近于零。但如果你要我評估今天上午買進可口可樂、明天上午賣出的風險,那么我說,這是高風險的交易。”
有投資者拿住一只股票一個月就叫作“長期投資”,這種人還是遠離股市買存款比較好。
即使一兩年的時間,在巴神眼中還是太短。
巴菲特說:“對于那些打算在買入后一兩年內出售股票的投資者而言,我不能夠提供任何保證,不論他們的買入價格是多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股票總體市場的變動,對于你結果的影響,將可能遠遠重要于伯克希爾內在價值的變化。就像格雷厄姆幾十年前說的:‘在短期內,市場是投票機;在長期內,市場是稱重機。’偶然地,投資者的投票決定——業余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都一樣——近似于神經病。因為我知道沒有方法能夠可靠地預測市場變動,我推薦除非你打算持有它們至少五年,否則你別買伯克希爾的股票,那些謀求短期利潤的人應當到別處看看。”
巴菲特的意思很明確,股價在一兩年內算是短期,沒有什么規律;只有至少持有三到五年,股價會會比較確定地反映內在價值。
市場價格反映內在價值期限一般在三到五年,其背后的邏輯是,一個經濟的宏觀周期,大概是三到五年走完一波,一家企業的經營周期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
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必要的耐心,不要期望買了股票一兩年甚至三五個月就有多少收益,一般沒有那么快。大多數人是做不到持有三年的,這就是他們很難在投資上獲利的原因。
同時要強調的是,不是說我們的持有期限到3~5年就一定能有翻倍收益, 企業內在價值是動態變化的,事物的發展具有多重性,我們在做投資時并不是上帝視角,而是根據眼前可見的所有信息對未來做大概率的合理判斷。
我們說長期視角看待投資,并不等于長期投資才是好的投資;我們說投資就是比較,不是說不想要高回報,而是說每一種選擇都包含機會成本,你需要權衡哪一種選擇的機會成本最小,獲得的產出最大。究竟事情的結果是否如自己所期待的,受制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很多因素,并非我們自己可以操控。但只要我們把自己該做的都做好了,其他已經不重要。
歸根到底,長期投資是一種比較思維。
絕大部分股民都有一些很明顯的薄弱和缺陷,深究起來,他基本功不扎實,甚至毫無基本功。
標的選擇、企業分析方法、估值方法、買入條件、持有原因、賣出時機、投資原則、風險控制……
這對他而言就是天書,即使告訴了他在哪里可以獲取這些知識,就是懶于去學,他省略掉中間所有必須的知識儲備,上來就是抄作業。可是抄也不抄全套,完全是瞎抄:沒那種面對波動的能力,卻在遠高于理想買點的位置買入;什么也不懂,卻單吊一只或加杠桿買入;一知半解,竟然敢超倉位上限買入(其實倉位超配也是一種加杠桿行為)。
投資所需的都是一些基本功。如查理·芒格說的:“我和一個眼光極準的傳奇人物合作了許多年,我總是很驚訝地發現,原來人們只要掌握和不停地應用所有明顯而且容易學習的基本原理,就能夠精通許許多多的領域。”
很多人以為知識的學習是這樣的,從A→Z,你一直積累A點,原地打轉,然后就能達到你想要的P點。
然而,現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知識沒有積累到一關,就打不了下一關。
但凡有一點門檻的知識,如投資知識,你學習的路徑絕對不不可能是從A直接到P,而是A→B→C→…→Z。到達C點,首先必須學會B。你根本無法給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講什么微積分,就算他是神童懂了,他也是打通所有關鍵知識點后才掌握的。
很多意圖在投資上有所成的人,實際上鎖死在低水平循環上。深究起來是基礎沒打好,在基本功上沒下功夫,下盤不穩。
心理學上有一個達克效應,具體是指,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能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中,常常高估自己。通俗些說就是——越無知,越自信。
努力學習吧,你學得越多,就越能擺脫如開頭留言中那種無知且自信的樣子。
在有足夠能力獲得正確自信之前,最好保持良好修養。網絡雖大,但你的言辭就是你修養的鏡子,那些有修養的朋友,以后成功的概率一定比一般人大很多。
三年前的洋河,面臨的是產品升級不順、營銷體系失效,營收、利潤負增長,士氣低落,內外部滿是質疑,再疊加新冠來勢洶洶,洋河處于被廣泛看衰、岌岌可危的狀態。
如今的洋河,管理層更優秀、職工更有干勁,產品已穩步升級,全面變革了營銷體系,各方面基本理順,在2022年,洋河時隔4年再一次實現“雙20%+”的經營業績增長,扣非凈利潤更是比2020年增加了64%,新冠也成了過去時,洋河的未來可期。
我如何看待今年洋河的股價從190元跌到138元?
偷著樂吧,但別表現的過于張揚和得意,那樣容易招人恨。實在賺太多,承受不了心理壓力,可以考慮以后學習巴菲特、芒格、凱恩斯那樣傳道解惑、做些慈善、幫學校賺錢來回饋社會。
原文鏈接: 網頁鏈接
$洋河股份(SZ002304)$$貴州茅臺(SH600519)$$五糧液(SZ000858)$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今日精選:如何看待洋河從190跌到138——從一則“憤怒”的留言說起
- 聊一聊券商:技術分析視角
- 浙江多舉措進一步做好以制造業為重點利用外資工作 世界百事通
- 監管放緩主動權益基金審批 市場人士:可能與醞釀降低管理費有關
- 比亞迪:全球80%以上國家和地區都在參照中國的PHEV標準
- 信息:國內油價本周將迎來上調
- 武漢市財政局公開催債,欠債最多的是這家車企
- 金伊彤微博_金伊彤 焦點快報
- 神十六瞄準明日9時31分發射,航天員為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
- 環球關注:中國-巴西光伏產業交流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 凡人修仙傳人界篇手游破滅法目法寶強度評測 具體一覽
- 綠地:預計今年能源產業收入及利潤增幅有望達到50%
- 中潤光學:已有產品被用于超短焦激光電視等方面 世界熱門
- 神農科技集團:原糧公司與川酒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 【全球播資訊】巴菲特談波動性風險,這簡直是瘋了
- 中證轉債午盤跌0.23%
- A股午評:創業板指半日跌超1% 電力板塊活躍
- 第三大游戲IP,《寶可夢》系列累計銷量突破4.8億 全球資訊
- 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舉辦提供多元服務 培育專業人才
- 逢尊游戲殿試攻略 逢尊殿試攻略介紹 每日觀察
- 要聞速遞:西干線即將封閉維護
- 【當前熱聞】供銷社概念股異動拉升 天鵝股份漲停
- 天龍八部天龍打寶石_天龍八部天龍怎么打寶石
- 供銷社概念股異動拉升
- 創業板指跌超1% 深成指跌0.62% 光伏、一體化壓鑄、風電設備、減速器等板塊跌幅居前-環球熱議
- 【聚看點】綠地能源:計劃在上海、北部灣等沿海地區搭建煤炭進口平臺和渠道
- 今亮點!中國載人航天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
- 消息!國家鐵路局發布《2022年鐵道統計公報》
- 華為年度開發者大會將于7月7日在東莞舉辦
- 環球新資訊:天合光能2億元投資新設科技公司,含電池制造業務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比亞迪:全球80%以上國家和地區都在參照中國的PHEV標準

信息:國內油價本周將迎來上調

武漢市財政局公開催債,欠債最多的是這家車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