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達因專題1-初步了解-當前信息
2023-04-05 23:16:22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華特達因(SZ000915)$$康芝藥業(SZ300086)$$葵花藥業(SZ002737)$
信息來自華通證券國際的研報,個人摘錄并簡單自評,作為達因掃盲貼。
(資料圖片)
一、行業:
我國兒童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數量的 17.5%,但國內兒童用藥市場占醫藥市場比重僅5%,存在嚴重供需不平衡
據全國工商聯藥業商會數據,國內6,000多家藥廠,專門生產兒科用藥的僅10余家,有兒科用藥生產部門的企業30 余家。
我國兒童專用藥物劑型同現有藥物劑型的比例高達 1:59,90%藥品沒有適宜兒童的專業藥物。在兒童患者臨床用藥需求無法滿足時,則會出現使用成人藥物替代的現象,在對兒童用藥時常常會出現1/2 片、1/4 片、甚至是 1/8 片,不準確用藥劑量則導致無法治愈或用藥過度出現毒副作用。
從國內兒童用藥治療領域方面來看,呼吸系統、抗感染用藥及消化系統為普通用藥為主,分別占比達 38%、23%、17%,其次是營養補充劑和神經系統用藥,占比達9%和5%,腫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特藥較少。
兒童患病率與就診率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兩周患病率具有較大差異,0-4 歲幼兒遠高于5-14 周歲兒童。兩周患病率方面:0-4 歲幼兒從2008 年的17.4‰增長到2018年的 22‰,5-14 歲兒童從 2008 年 7.7‰增長到 2018 年 13.1‰。兩周就診率方面:0-4 歲幼兒從 2008 年的 24.8‰上升到 2018 年的 24.9‰;5-14 歲兒童由 2008 年的9.1‰上升至2018年的 11.9‰。(啥是兩周患病率?)
二、公司
//2018年醫藥占比60%,去年為87%,當主營業務有較大變化的公司,不同時期的股價是不具備完成的可比性的;現在核心業務更純粹了,估值邏輯上是要提升的;
圍繞“兒童保健和治療領域的領軍企業”的戰略目標,聚焦兒童用藥和健康領域。最先退出道路及建筑材料業務,2021 年剝離環保產品業務,2022 年提出臥龍學校的退出,該議案已于 2022 年 10 月董事會通過。公司還表示,未來還將通過整合資源,擇機退出其他非主業業務(如信息和材料兩個公司),進一步聚焦兒童醫藥領域,屆時,公司整體毛利率有望向達因藥業看齊。(//我最喜歡這種業務在發生變化,而且是向好變化,但市場可能依然存在偏見的公司,剛好達因也有這種情況)
醫藥產品毛利率穩中有升,屬于高毛利率水平,這種可以橫向對比估值水平,25倍PE不算高吧?簡單估算,85億市值都屬于低估了。
達因藥業自1994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兒童健康領域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形成以“兒童保健和治療領域”為核心的兒童健康產業布局。2022年收入20.41億元,同比增38.58%,實現凈利潤9.72 億元,同比增長46.55%;
//這家公司給250~300億估值,客觀講在醫藥行業只是中間估值吧?目前醫藥行業A股295個股票,PE-TEM中間值45.6,只有69個低于25倍,低于30倍的只有89個,占比30%而已。達因藥業連續多年高增長,高凈利潤率,聚焦兒童醫藥市場,有自身獨特性,30倍估只是合理估值而已。
//可惜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只有52.14%,不過是控股且納入合并,跟參股投資性質不一樣,這就跟榮盛石化與桐昆在浙石化上的估值差異一樣。大體上這部分市值150億。其他部分看起來好像不賺錢,但是能白送嗎?這跟我年前研究的神州泰岳不是一個道理嗎?游戲業務利潤也是8、9億,但其他部分虧損幾個億,導致公司利潤只有5億多,就是沒有AI業務,那些不怎么賺錢的子公司都是可以賣點錢的。如果有那種高估值特性的就更好。沒有也不可能白送。因此150億基本就是相對低估的水平了。定性上看,85億的安全邊際就很高了。
在底部時,有時會疑惑為啥會這么便宜?是不是有啥不知道的致命風險?我覺得如果數據、公司公告、新聞等都沒有啥線索,就不需要過渡懷疑了。很可能就是市場錯殺了。
達因藥業兒童藥品實施以形成完整兒科用藥體系為目標的品類延伸策略。產品包括有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維生素D滴劑、右旋糖酐鐵顆粒、復方碳酸鈣泡騰顆粒、甘草鋅顆粒、口服補液鹽散、利福昔明干混懸劑、小兒布洛芬栓及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兒童藥品。
二十多年來深耕細作兒童藥領域,堅持“量身定制兒童專用藥”,通過定制研發兒童專用規格(劑型、給藥方式、口感等方面),實現了吸入制劑、經皮粘膜給藥、口腔膜劑、矯味掩味技術、緩控釋制劑、直腸給藥制劑等技術創新,解決兒童給藥難及耐受性差等問題。多年來,在國內兒科用藥領域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覆蓋率,深受兒科專家、醫生的信賴與消費者的信賴。 2022 年,伊可新品牌獲得了“年度至尊口碑王”,伊可新維生素 AD 滴劑榮獲“寶寶大健康年度口碑王”,伊可新復合 DHA 藻油榮獲“年度人氣獎”,伊可新生物兒童牙膏則拿下“專家力薦獎”,再次印證了伊可新扎實的產品實力和品牌魅力。
伊可新 2022 年公司整體業績貢獻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達因收入中占比在86%左右,粉色裝和綠色裝的比例大概在 1.2:1 的水平。(會不會有單品占比過高的擔憂呢?該產品有沒有什么效果更好的競品?這點待研究)
伊可新綠色裝與粉色裝增長均在兩位數上,綠色裝(0-1歲)增長接近 30%,粉色裝增速在 40%左右。2022 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醫院沒有正常開展門診,導致院內銷售2022年占比不到 10%。且 0-1 歲按最新統計的出生人口計算滲透率將近30%,1-6 歲目前滲透率只有不到 5%,總體來看,0-6歲滲透率也只有大概7%左右。(這個是否意味著增長空間?待了解確認)
近兩年新推廣的右旋糖酐鐵顆粒劑、維生素D滴劑、復方碳酸鈣泡騰顆粒產品有較大的增長。維生素D2022年銷售近2個億,右旋糖酐鐵和蓋笛欣這兩個產品2022年有幾千萬的營收,2023年公司預計這兩個產品銷售過億或者接近1億。
//有核心品種,有增長潛力品種,看起來挺不錯
三、同行簡單對比
葵花藥業也還行,不過主營是兒童中藥,毛利率、凈利潤率要低很多。但2022年股市整體低迷環境下,也是一個牛股。2018~21年收入沒增長,原地踏步,去年前3季度增7%,成長性比達因要差。如葵花高位可以給27倍PE,那達因30倍也是沒問題的。
健民2022年各分部收入
商業部分低毛利率生意,核心是兒科與婦科,收入總共也才15.6億,低于達因20.4億。過去2、3年的高增長,跟利潤低基數有很大的關系,4億利潤124億市值。對比起來,在兒科更專注更有競爭力的達因,150億一樣是可以給的。
康芝藥業也是一家長期搞兒科藥物的公司,對比就知道好壞了。而且爛公司,給再多的時間,可能也發展不起來,2013年其收入3.1億,2022年估計也就6個億吧,虧損約2億。
2019年至2022年間,公司銷售費用率在可比公司中處于最低位置,2022年為20.87%
濟川看起來估值也較低。其實它的底部的確也是大好機會,當時也看過,由于不太懂醫藥,擔心一些集采什么的,沒有重點看。濟川2021年8月到年底,有近一倍的漲幅。
兒科21年收入17億,跟達因差不多的水平,但業務比較復雜。核心品類清熱解毒也一度陷入負面情緒中。但懂它的人,最終可以賺到錢。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阜豐集團(HK:00546)2022全年業績點評及產業資本視角下的上游“周期”公司的競爭優勢:環球報道
- 華特達因專題1-初步了解-當前信息
- 全球焦點!火力全開
- 中概指數跌超3%,成分股金山云跌超9%表現最差
- 華南地區10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 去年順絡電子、水晶光電等國內17家企業加入蘋果清潔能源計劃 動態焦點
- 炒股的玄學
- 唐朝屁股摸不得?!
- 當原油沒了資本開支,這是一個更大的故事-環球觀點
- 美國3月份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加14.5萬 遠低于預期
- 英國央行據悉批準了瑞銀收購瑞信在英國的交易-全球快資訊
- 鏈家轉加盟,將只保留北京上海兩城全直營-天天快消息
- 如何在近500支轉債中選出自己想要的標的_當前熱點
- 熱點聚焦:興業銀行多少估值才是合理的?兼談興業銀行凈利息收入趨勢
- 中國,美國頁巖油,巴西海上,圭亞那海上油氣稅費比較_天天速訊
- 全球觀點:4月6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朗姿股份一季度凈利預增逾377倍
- 亞鉀國際:公司日產量已7日超過5000噸 最高日產量已達5384噸-今日報
- 道達爾能源與伊拉克政府就100億美元天然氣開發項目達成一致-天天熱點
- 第三屆消博會進入倒計時-天天最資訊
- 2023年印度鉀肥大合同422美元!新鮮出爐!
- 世界微資訊!在家餐食解決方案最大供應商鍋圈食匯上市,盈利、經營現金流改善只是開始
- 鋰價超預期下跌 已回到2021年末水平_世界要聞
- 天天訊息:福布斯2023全球億萬富豪榜:路易威登躍升全球首富 馬斯克退居第二
- 初中生買“AI”基賺27% 基金經理急了:投資風險比較高!超7成投資者4月仍看好AI主線
- 郭臺銘宣布將參選中國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 稱要化解中美對抗-全球聚看點
- turkey是哪個國家(turkey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天天快消息
- 最新快訊!岳陽興長:股東擬減持公司不超0.65%股份
- 我是如何做到不看盤的。 環球視點
- 電動車,新能源車,網上流傳的扯蛋系列:環球速看料
- 寧科生物:濟南長悅違約導致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臨時停產:天天熱資訊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華南地區10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去年順絡電子、水晶光電等國內17家企業加入蘋果清潔能源計劃 動態焦點

炒股的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