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門:殘酷的股市,成長股往往淪為炮灰
2023-04-16 09:25:21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這周投資慘淡,得益于中國平安和騰訊的大跌,本周喜錄虧損約30萬。實盤賬戶如下:
今天新增資金8000元,全部買進長江電力,買進后,喜迎被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和大家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市場規模和公司盈利的關系。
為什么聊這個問題呢?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在做投資的時候喜歡講述場面恢弘的話,行業規模多大多大,行業增速多快多快,從而得出行業某個公司的投資價值。
這里典型的就是房地產。十幾萬億市場規模,行業又死了很多企業,幸存者們不應該賺大錢嗎?
這里有一個反例:裝修市場、生鮮市場,都是市場規模極大的行業,為什么沒有出現一個很能賺錢的公司?
我們對小麥、大米都是剛需啊,市場又很大,為什么沒有出現一個很能賺錢的公司?
再反過來想,當初房地產行業規模17萬億的時候,賺錢的房地產公司都不多,他們為什么不能賺錢?到行業規模10萬億出頭的時候,當時讓它們不賺錢的因素消失了嗎?
只研究行業規模是遠遠不夠的,企業能不能賺錢,還要看行業的門檻、行業內部的競爭格局等等,其實一般類型的企業,我們用五力分析模型就可以了,再結合財務報表互相印證。
企業的盈利能力當然和行業規模有關系,但行業規模只是企業盈利能力因子之一,企業的盈利能力歸根到底是企業自己的事情,決定盈利能力直接因素是產品,背后的企業的治理結構、資產結構、管理能力等等。
說完行業的規模,再說說行業的增速,最近這六七年來,A股特別喜歡增速,增速高就是好公司,就大大有賞,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
曾經有粉絲問我,為什么中國平安的互聯網保險不去支付寶和微信上賣?
我說我們開一家公司的目的是賺錢還是賣產品?他說賺錢啊。
那我問你,在支付寶上面賣保險如果不賺錢,但是銷量很高,這個生意還做不做?
如果把做生意的目的從賺更多的錢,賺更久的錢變成賣更多的產品,增速更高的收入,那么一定會走向自我毀滅。
除此之外,增速還會對企業的生態造成重大影響。
比如一個行業規模100億,公司甲占比60%份額,公司乙和丙占據40%份額,三家生意穩定,因為行業有規模優勢,甲的規模最大,成本最低,賺錢超額收益,但是也不能擴張,再擴張帶來的邊際收益為負數,所以甲就保持60%的市場份額,印鈔機功率最高。乙和丙賺取一般性收益。行業門檻很高,三家公司通力合作,大家穩穩賺錢。
現在市場來風了,市場規模急劇擴大,行業規模到了1000億,原有的外部資本開始進入,而甲占據了60億的最佳市場規模,無法擴大,擴大帶來的是負的邊際收益。這意味著生意做到100億的時候,賺的錢還不如60億。
如果甲選擇不擴張,那么市場將會出現16家市場規模為60億的公司,且到時候這16家概率出現價格戰,大家一起死。
如果甲選擇擴張,這意味著賺錢還不如之前,而且會面臨擴張過程中的風險,而且新的行業競爭格局穩定下來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公司甲能不能活下來都是未知數。
在行業擴大十倍的過程中,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項資源涌進來,帶來的極可能是對股東價值的毀滅。
作為一名投資者,我們關注市場規模和市場增速,這當然沒問題,但是絕對不要由此得出投資的結論,那就錯大發了。
最后說幾個事情。
1、中國建材發布一季報盈利預警,以及虧損5.5億,而2022年一季報盈利18億,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和玻璃纖維供大于求,銷售價格下降,但是成本居高不下。
在以上的水泥周期中,需求端持續上漲,周期主要是因為供給的周期性變化,但是在未來的展望中,房地產+基金的模式有可能在需求端難以為繼,如果在供給端不出現大規模出清,則企業盈利艱難。
這一波水泥周期要謹慎再謹慎。
2、海康威視公告,一季度凈利潤18.11億元,同比下降20.69%;2022年凈利潤128.4億元,同比下降23.59%,擬10派7元。
這樣算股息率為1.58%。
去年馮柳投資海康威視被套,很多人嘲笑,這一波海康威視暴漲,應該是賺了很多錢,估計又成為大佬的經典名作。但是馮柳去年的時候能不能預測到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幅度下滑?去年能不能預測到大A股會猛炒一波人工智能?
和水泥的邏輯相近,我覺得海康威視未來增長的空間是沒有打開的。
3、據《香港經濟日報》4月13日消息,港元匯價持續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今晨公布,根據聯匯機制,承接90.51億港元沽盤(賣盤),香港銀行體系總結余將于4月14日跌至571.64億港元。自2022年5月12日凌晨起,香港金管局已46度接錢,累計2811.35億港元。
這意味著因美聯儲加息,資金持續流出香港。前段時間因為瑞銀和硅谷銀行事件,各種炒作資金大規模流入香港,導致銀行周末加班去數錢存錢,現在看就是個寂寞。
可惜這樣毫無依據的大規模虛假消息,也沒人管。
4、2023年4月11日,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財稅金融研究處先后赴貴陽貴安、遵義、畢節、六盤水等地開展了化解貴州地方政府債務情況專題調研。
調研發現,債務問題已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重大而又亟需解決的問題,但受制于財力水平有限,化債工作推進異常艱難,僅依靠自身能力已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簡單說,貴州地方政府化債僅靠自身能力已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我覺得貴州可能只是地產+基建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代表,這種負債驅動,生產驅動的經濟因為發展的低效率,產能無法有效被需求消化的模式,結局是必然的。
未來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什么樣的?傳統行業的出路在哪里?怎么做好投資,值得思考啊@雪球達人秀@今日話題$海康威視(SZ002415)$$中國建材(03323)$$伊利股份(SH600887)$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無中生有做3D”——游戲行業的AI革命:天天觀察
- 全球熱門:殘酷的股市,成長股往往淪為炮灰
- 預測2026年的長江電力和中國神華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印度尼西亞財長英卓華:全球滾動
- 中國罐頭熱銷全球!全球25%罐頭由我國生產
- 特斯拉開啟價格戰?馬斯克否認:只為覆蓋更多消費者
- 信息:中國研制的全球首個11價HPV疫苗來了!臨床三期已完成入組
- 中寵股份與分眾傳媒戰略合作正式簽約_每日播報
- 中超首輪武漢三鎮0比2告負
- 廣晟有色:喻鴻帶隊拜訪科研、技術合作單位 環球觀天下
- 亨通研發國內首臺套供電搶修應急裝置順利投運:環球速讀
- 首鋼股份:重點工程投產暨取向軟磁材料全球首發儀式將舉行
- 又要辭職炒股
- 焦點精選!我們曾跌落山谷,也將踏足山巔。
- 華東醫藥醫美利潤跑哪去了|世界訊息
- 康達新材轉型第三年——含苞待放 全球焦點
- 阿盟將于16日舉行緊急會議討論蘇丹局勢
- 全球關注:賣方修辭VS胡總語錄
- 又到白酒暴跌時
- 我的銀行投資組合(二)|環球快資訊
- 國家強大了對你到底有啥好處:當前信息
-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銀行可能會進一步收緊放貸標準
- 這就是信心|喜——“朋友圈”越來越廣-天天播資訊
- 諾基亞正式發布全新入門機型諾基亞2.3 搭載Android One
- 榮獲“河南省省長質量獎”,仰韶交出“高質量”答卷!
- Ai和新能源
- 轉:兩萬億外儲“消失”之謎?
- 【焦點熱聞】可轉債高估了嗎?
- 廣譽遠兩家精品店、國醫館即將開業
- 海康威視:二季度國內增長情況較好,多模態大模型已在我們的AI開放平臺上上線 獨家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中國罐頭熱銷全球!全球25%罐頭由我國生產

特斯拉開啟價格戰?馬斯克否認:只為覆蓋更多消費者

信息:中國研制的全球首個11價HPV疫苗來了!臨床三期已完成入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