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新能源的陸彬
2023-03-19 21:28:42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年初到現在,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一直在持續陰跌,特別是電池上游的廠家,從碳酸鋰到鋰礦再到薄膜以及電池廠商,均出現了不小的跌幅,其中億緯鋰能年內跌幅已經超過29%。
在2021年消費白馬抱團崩塌后,市場資金全面扎堆增速更高,未來愿景更好的新能源,當時有機構算出了寧王60年以后的估值,雖然這個預測有點滑稽,但足以說明市場對新能源的樂觀已經到了一定的極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包括新能源、光伏以及上游的鋰礦材料市值再一次暴漲,比亞迪市值過萬億,億緯鋰能也突破2K億,緊握鋰礦資源的贛鋒市值甚至突破3000億,情緒的沸點似乎有種茅臺炒到70倍,醬油買到100倍的感覺。
之后公募對鋰電池產業鏈的配置也是趨之若鶩,雖說公募不怎么擇時,但2021年三季度的那個高點確實沒多少資金敢沖進去,隨后在新能源整體調整階段,公募開始大幅度抄底,到2022年三季度,公募前十大持倉中出現了三家新能源,分別是寧德時代、隆基綠能和億緯鋰能。
在之后的四季度至今,新能源產業鏈整體陷入震蕩陰跌,直至近期多家公司出現了恐慌性的殺跌,極有可能是機構開始止損,接下來新能源產業鏈極有可能陷入,凈值下跌-基民贖回-凈值下跌的惡性循環。
3月17日,陸彬所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A公布了2022年年報,去年A基金虧損26.5億,C基金虧損0.93億元。
陸彬第一大重倉就是億緯鋰能,在新能源指數全年下跌超過30%的大環境下,回撤也屬正常。加上2022年又是公募整體回撤的一年,股票型產品超過90%的都在回撤,中位數是-20.11%,陸彬的偏股型產品收益率是-21.89%,小幅跑輸同期的滬深300。
陸彬目前管理著7只產品,規模在260億左右,其中最大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的規模是75.17億元。
從名字上也能看出,這是一個專注于新能源主題投資的產品,但由于過去一年的回撤幅度較大,產品持有人流失明顯,特別是機構持倉占比也從中報的15.49%下滑至7.92%。
數據來源:ifind
押中新能源風口是陸彬過去三年規模大增的關鍵,分析報告中他對短期的看法不太樂觀:在7月底,我們預計新能源行業的基本面將進入中期,如果估值進一步切換到2023年,新能源行業投資預計將進入中后期,我們在基金合同允許的范圍內調整了小比例的新能源倉位至TMT行業。
具體到倉位變動上,三季度確實小幅減倉了天齊、寧德和贛鋒,但也追加了比亞迪、華友鈷業以及億緯鋰能,對新能源整體倉位并未大幅降低,到四季度仍有過半的倉位押在新能源車產業鏈,倉位集中度是68.71%,除了億緯鋰能小幅下調以外,其余基本處于躺平狀態。
數據來源:ifind
原因是對新能源的長期依然樂觀,報告中對新能源長期的看法:從市場容量來看,新能源行業幾個子賽道都還有增長空間。國內電動車滲透率剛剛突破20%,全國家庭汽車保有量也有望繼續提升;光伏、風電占我國總發電量比例僅突破10%,需求預計還會大幅增長。
觀點肯定了新能源產業鏈未來激烈的競爭格局,以及產能過剩、增收不增利的擔憂,基于這樣的觀點,2023年一季度陸彬大概率減倉,但今年的壓力依然很大。
都想做時間的朋友,都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但遺憾的是可能時間太長波動太大,堅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多。
A股是一個情緒博弈很濃的市場,如果以十年的維度來看,以基本面為核心的投資模式是成功的,而以三年的時間維度來看,堅持基本面為核心的投資策略就未必會有很好的收益。
過去三年,多家頭部產品已經虧光了上一波白馬抱團的收益,至今凈值依然在持續陰跌中。年初到現在的新能源指數,在去年跌掉30%基礎之上,再跌7%,產業鏈公司腰斬的比比皆是。
問題出在預期上,好到不能更好,就是最大的利空,參考之前的CXO,在整個行業保持兩位數高增長的情況下,陰跌一年,頭部公司估值從百倍跌至20倍左右,只是因為預期2023年增速會下滑。
高成長型公司最怕的就是增速急剎車,特別是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超過25.6%之際,接下來就可能面臨增速不及預期的風險。
以新能源車銷量數據為準,2019年新能源車銷量僅為120萬臺,滲透率從4.6%增長至25.6%僅用了四年時間。
銷量遠超《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提出的2025年達到20%的目標。小摩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46.3%,基本預期了2023年的銷量增速會開始下滑。
海外的滲透率看似不高,但也不算太低,根據寧德時代財報中披露,歐洲30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是22.9%,2022年增速僅有14.6%,美國的滲透率只有6.7%,但增速也只有41.1%,為什么滲透率不高,增速卻如此之低?核心原因應該還是油價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上。
另外中東、非洲這些地區的滲透率就更低,但短期三至五年也很難得到快速的發展,非洲起碼要等到智能手機普及率到70%以上再說吧,中東到處都是油,實在找不到排隊充電的理由。
海外的滲透率還不是重點,因為國內市場如果還有翻倍的增速,空間也足夠大,但最大的問題是盈利能力預期下滑。
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CR10的市場占有率超過90%,而頭部公司寧德時代已經拿下了(除比亞迪)市面上多家主流車企的訂單,但寧王依然要靠價格競爭來鎖定未來的訂單量,可見對于動力電池的前排企業來說,這個行業暫時還是產能決定競爭力的階段,也就意味著隨著產能的不斷增加,行業將陷入劇烈的價格戰。
根據 SNE Research 統計,2022 年全球新能源車動力電池使用量達 517.9 GWh,同比增長 71.8%;暫且不考慮2023年的增速是否下滑,就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規劃到2025年也超過了3700Gwh,這還沒考慮海外的增產,除非燃油車消失,否則需求端無法支撐上游如此規模的產能。
光伏和動力電池的邏輯趨同,價格戰從未停止過,隆基股份到2022年三季度,毛利率已經跌至16.1%;TCL中環是17.92%,也就賣硅料的通威毛利率還在38%以上,但通威現在也開始到毛利不高的組件領域來卷。
就是有一天,可能大家會發現,這些過去以高科技邏輯干到幾千億上萬億市值的公司,到頭來賺的是普通制造業的錢。
市場的核心依然是情緒博弈,近期被資金熱捧的信創、AI,無非是這些公司短期業績無法兌現,而長期的遠景又比較有想象力,其實類似于前幾年的新能源。
巴菲特選擇在比亞迪開始賺錢的時候退出比亞迪,可能也有未來業績不及預期的考慮,畢竟賣車賺錢比講故事的難度還是要高很多。
博弈的大環境下,要在上萬家公募產品中挑選出幾家長期跑贏基準的產品其實很難,擇時還是得靠自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重倉新能源的陸彬
- 靠買中國銀行股票,我也舍得吃牛肉了
- 今年盈利僅剩8萬,我持倉中最賺錢與最虧錢的基金(周報186期):今日訊
- 為什么勸你,一定要會分析營業收入?
- 一個賣粽子的故事告訴你:如果不想窮一輩子的,建議睡覺前讀10遍
- 徐翔妻子應瑩:美國中小銀行的危機遠未結束 美聯儲加息及美銀行風險將高度影響A股市場信心
- 上海的有錢人真多
- 新能源板塊或將進入漫長的箱體盤整
- 環球快消息!招商銀行PK興業銀行
- 全球熱門:持有格力的底氣-三個堅信
- 每日時訊!愁煞人的港股分紅到賬時間
- 在漲跌過頭的行情中保持理智(第1018篇周策略)2023.03.19:熱消息
- 太古地產 —— 商業設計流量密碼
- 今日熱搜:北交所,尚能飯否?
- 聊一聊近期的黃金和原油市場
- 段永平對投資、價值投資的最新思考 每日動態
- 看上去傻,卻有效的投資方法 全球觀熱點
- 當前視訊!陳東升評價俞敏洪:過去我敬佩他,今天我更敬佩他
- 寶寶不想去幼兒園咋辦_寶寶不想去幼兒園怎么辦
- “中國平安”是好公司嗎?我從他的業績里面看到了曙光!
- 定投滬深300指數--年化收益率到底有多少?
- 每日熱點:洋河股份在途信托理財項目梳理及風險探討
- 醫藥,正處于新一輪周期的起點上
- 天天即時看!巴菲特年輕時如何控制體重的?
- 順豐控股:2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7.08%
- 金價狂飆,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創11個月新高,投資機會在哪里?多位基金經理亮觀點_要聞速遞
- 政策持續釋放利好!創新醫療器械萬億賽道,迎來黃金布局時期!
- 到底是誰想吃魚了?--詳解ST東洋重整方案
- 又到新政策窗口期!
- 深股通連續五天減持格力電器股票助推股價連日不斷創年內新高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一個賣粽子的故事告訴你:如果不想窮一輩子的,建議睡覺前讀10遍

徐翔妻子應瑩:美國中小銀行的危機遠未結束 美聯儲加息及美銀行風險將高度影響A股市場信心

上海的有錢人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