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恩華,到麗珠,再到洋河,如何避免抄底轉抄家------最適合散戶的盈利模式(重磅必讀)
2023-04-09 14:32:04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作為一個股票投資的“過來人”,分享一些散戶容易踩的坑,以及自己對于投資模式的一些思考,都是我曾經自己踩過的坑,總結經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巨坑1:看市盈率,看歷史走勢,看大V吹票,盲目抄底萬科、格力與平安等“落難白馬”。這類錯誤,一言以蔽之,真正決定一家公司投資價值的,是公司未來的自由現金流,而非歷史業績。投資首先要避免的,就是面臨行業空間或競爭格局顯著惡化的公司。萬科主要是因為政策、人口等因素,行業天花板在即;平安和格力因為增長遇到瓶頸,改革和轉型屢遭不利,這些困境真正能反轉的其實是少數,大部分公司從此淪為平庸,即使能反轉成功,也以3-5年為計,更別提何時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巨坑2:看研報,看牛股氣質,看大V吹票,盲目追高/抄底寧德、通威和藥明等新能源/CXO賽道股。這類錯誤,一言以蔽之,是對產業周期缺乏認知,且對價格缺乏安全邊際意識,抄底轉抄家。盛極必衰,否極泰來。當創新藥創投泡沫驅動CXO行業不斷發展的時候,理性的投資人應該問一下自己:下一步會怎么樣?顯然,CXO行業的壁壘并不高,行業的景氣必然對應著大量競爭者涌入,供給過剩,但是創新藥的終端是醫保局,其購買力的增速是有限的,因此產生了周期錯配。而CXO和很多新能源企業又是重資產模式,一旦周期錯配嚴重,將面臨業績大幅衰退。行業龍頭尚可熬過寒冬,一眾小弟可能從此一蹶不振。而股民更是欲哭無淚。
股票投資的坑數不勝數,上述兩個是我認為相對有迷惑力的坑。當然,情緒炒作高位接盤(從元宇宙到CHATGPT…),ST和垃圾股炒作等錯誤都讓投資者血流成河,不再細數,接下來,我想著重分享一些我反復應用,行之有效的投資模式。
查理芒格曾說,如果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里就好了,那我一定不會去那兒,永遠反過來想。避免那些重大錯誤,我們就可以到達彼岸。
這是我最推崇的,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核心特點包括:1、缺乏題材和市場熱度;2、機構持有和關注度較低;3、公司業績增速穩健(通常在10-20%),這個增速足夠快以帶來收益,但也不夠快(如新能源和CXO動輒80%-150%)以至于招致藍海變紅海;4、公司具有肉眼可見的市場空間,良好的競爭格局,以及保障這一切的強大護城河;5、估值不斷下行。最后一點實際上,是市場熱度低以及業績不斷增長的必然結局。
舉例1,恩華藥業在2015年歸母利潤為2.58億,估值PE為80倍;在隨后的7年里,公司業績不斷增長,但隨著那些年機構和市場熱捧創新藥,公司因為做麻醉/精神等高壁壘仿制藥被拋棄,估值不斷下行,但實際上,市場空間和競爭格局依然非常良好。直到2022年,公司歸母利潤為9.01億,期間復合增速超過20%,而PE估值已經降到15倍,這對于一家管理規范,穩定分紅,前景良好的公司顯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投資機會。市場無法再視而不見,機構蜂擁而至,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股價從11塊筆直推到25塊以上,翻倍有余。
舉例2,如果說恩華只是小倉位,吃到了部分利潤,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那么麗珠集團則是這種思考指導下的一次果斷出擊。在這種模式中,麗珠可以說是低配版的恩華。2020年麗珠最高PE估值40倍,對應2019年麗珠歸母凈利潤13億,在隨后的三年時間里,公司業績持續增長(雖然歸母利潤增速緩慢,但實際上,扣非凈利潤保持15%-20%增速),但估值一度下滑到16倍。
在詳細考察公司治理結構良好,分紅優厚尤其是ESG報告非常出色,以及公司穩健的管線布局,依然可以保障未來至少3-5年中高速增長的基礎上。我算了一筆賬,公司賬上有超百億非經營性現金存款,彼時股價在32元附近,對應市值約300億,考慮到公司良好的治理結構和優厚的分紅歷史,實際上,相當于200億買下麗珠集團的未來自由現金流,則對應23年估值僅10倍出頭,因此我果斷大筆增持麗珠集團,到40%倉位,目前浮盈已超過20%。
舉例3,洋河股份,在恩華上的試水,在麗珠上的初見成效,讓我繼續探索這一模式。洋河2021年最高估值50倍,當前對應2022年預計97億凈利潤,估值約24倍,若減去賬上200多億非經營性現金,考慮2023年業績增長,則估值約18倍。2018年公司利潤81.2億,但2019-2021年三年間都在75億左右。賬面利潤的頹勢背后,是公司一次渠道去庫存的主動改革,目前已經顯而易見地走出了困局,預計2022年凈利潤可達95-100億,同比大幅增長超25%,同時合同負債創新高,結合草根調研的反饋,可以預期2023年將維持高增長。與此同時,公司多年前布局收購的窖池已經逐步保養完成,中高端白酒產能在未來能夠持續提升,伴隨良好的股權結構和充分的激勵。個人計算,考慮到洋河作為商業模式極佳的白酒企業,其極限估值在2000億左右,對應股價約133元,屆時洋河即將迎來下一個“股價壓不住的時刻”,個人最高投入倉位比例預計40%。
寫得有點長了,還有我對人福醫藥,億帆醫藥等其他盈利模式的一些思考,下次再分享。
$麗珠集團(SZ000513)$$人福醫藥(SH600079)$$洋河股份(SZ002304)$
#雪球星計劃##今日話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半夏投資李蓓持有的3-10倍地產股是哪些公司?我找到這2家地產股即將起飛!
- 比亞迪KO豐田:各細分車型銷量都贏麻了
- 從恩華,到麗珠,再到洋河,如何避免抄底轉抄家------最適合散戶的盈利模式(重磅必讀)
- 全球看點:一季度橫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過340萬人次 同比增長74.8%
- 華大基因:從工具開發、數據生產、信息分析和知識發現的全鏈條多環節都可引入和開發AI應用:獨家焦點
- 白糖價“漲”聲一片 下游廠商將面臨“甜蜜的煩惱”?
- 算出來了,這老頭,身價14500億
- 并購市場活力重現?又一指標確認民企向好 這類公司成國資“香餑餑”
- 熱門:東部戰區9日組織聯合演練 持續保持圍島進逼態勢
- 當前看點!科技日報原總編輯劉亞東:對ChatGPT沒必要過度恐慌 應該熱情擁抱新技術
- 我對于所謂“技術分析”的理解:環球快看點
- 2023Q1持倉梳理--招商銀行
- 董廣陽:白酒當下的概率和勝率都非常高,今年共有兩輪行情,第二輪才剛剛開始
- 前沿資訊!科學治沙才能長遠獲益
- 天天觀熱點:公募產品創新野史,上篇,讀完就是產品總監,8000字干貨
- 敬畏牧原,持有新五豐,珍惜時代機遇
- 世界快消息!南方和廣發中證1000指數聯接基金的深度測評兼談如何選擇寬基指數基金?
- 環球熱資訊!內蒙古:一季度全區口岸進出境貨運量創歷史新高
- 海立與海爾合資在鄭州開建數智化壓縮機互聯工廠:當前熱點
- 同仁堂為什么不是中藥第一大市值?:快資訊
- AI+產業鏈核心個股
-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復利與時間的力量:天天觀天下
- 豬價回暖 個股集體上漲!“二師兄”的春天回來了?-天天快看點
- 寒武系頁巖地層首次鉆獲高產氣藏
- 三亞市政府與華潤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動態焦點
- 馬克龍發文感謝廣州,這次訪華,簽了哪些“超級大單”?
- 【世界熱聞】三年3%,五年3.12%,380億!
- 2023年1-3月唐山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10
- 中國船舶與法國達飛海運簽訂210億元合作協議
- 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萬華化學集團、蘇伊士集團將開展蓬萊海水淡化項目合作_環球熱點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華大基因:從工具開發、數據生產、信息分析和知識發現的全鏈條多環節都可引入和開發AI應用:獨家焦點

白糖價“漲”聲一片 下游廠商將面臨“甜蜜的煩惱”?

算出來了,這老頭,身價14500億
